在写这篇读后感之前,我想选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文学作品。于是,温柔善良的羊脂球便映入脑海不能褪去。
第一次看《羊脂球》是在初中,那个时候,我还是一名愤世嫉俗的热血青年。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大结局不是善恶报应,为什么不安排羊脂球趾高气扬的将那群曾经鄙夷她的人踩在脚下。后来,读大学的时候,作为文学作品鉴赏再看了一遍,结合莫泊桑的写作特点及时代背景,感觉这样的结局才是顺理成章,才能更突出人物的命运特点。最近,为了写这篇读后感,我又看了一次。故事情节已滚瓜烂熟,不再是我关注的焦点,我将所有的焦点聚集在了人物塑造上面。作者为了突出羊脂球的善良,树立了那么多强烈的反比,女主人翁的一切美好,都是通过对立面的那些人来完成,从而唤醒我们对善良的思考。
作品中那一车人,在他们每次受难的时候,是多么期待遇见一颗善良的心来解救自己,但这颗善良的心却没能真正解救他们的灵魂。拥有一颗善良的心,会在温暖自己的同时,照亮他人。但我们如果只求遇见,而不求付出,那和《羊脂球》里只会索取的贝尔、鸟先生有什么区别?
记得才参加工作的时候,身边没有和我年纪相仿的年轻人。看着同事们做每件事情都驾轻就熟、信手拈来的样子,让我十分害怕,因为感觉只有自己总是做错。但部门的前辈从未指责过我,并将他们工作中总结的经验与我分享。虽然,积累的过程是漫长的,但他们的温暖,让我有勇气去不断提问,避免犯错。
作为新进职场的后辈,总希望得到更多的指点而非指责。一个善意的提醒,一张记着操作步骤的便利贴,就会让新人感受到企业的温暖,从而更积极的投身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。因为得到了善的提醒,待有一日这个新人转变为去面对后辈的前辈时,便会感同身受的去帮助新人。一个善意的循环,一个温暖的工作环境,就是由这些无数个不经意的小举动促成。
得道多助失道寡助。生活中,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得到的帮助比别人多,但你为什么没发现,他也同样在帮助着别人?不是付出就有收获,但如果只为了收获而去付出,那永远都不会满足。期待遇见美好,首先要你的身边绽放着美好的光芒。
我希望恰好遇见一颗善良的心,不是给我撑起沙滩遮阳伞的店家,也不是儿时在兜售物品时别人怜悯的表情。而是那个帮我将遮阳伞朝夕阳直射的方向挪一下的路人,或是那个微笑着接过我兜售的玩具认真欣赏的人。那些不经意的举动,都是因为包含着一颗善良的心,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没有任何目的,只因:你需要。 |